精彩小说尽在达拉书院!手机版

达拉书院 > > 商业张志《穿越明朝我用现代智慧斗极品叔叔》小说免费在线阅读_穿越明朝我用现代智慧斗极品叔叔(商业张志)已完结小说

商业张志《穿越明朝我用现代智慧斗极品叔叔》小说免费在线阅读_穿越明朝我用现代智慧斗极品叔叔(商业张志)已完结小说

情深未央 著

言情小说连载

《穿越明朝我用现代智慧斗极品叔叔》这本书大家都在找,其实这是一本给力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商业张志,讲述了​张志,商业,京城是作者情深未央小说《穿越明朝我用现代智慧斗极品叔叔》里面的主人公,这部作品共计13624字,1章节,更新日期为2025-07-04 03:29:20。目前在本网 sjyso.com上完结,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简短的语句就能渲染出紧张的气氛。内容主要讲述:穿越明朝我用现代智慧斗极品叔叔..

主角:商业,张志   更新:2025-07-04 03:49:08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张子明,你爹死了,家产全归我管!"叔叔张志得意洋洋地挥舞着一纸文书。我冷笑一声,

掏出早已准备好的账册:"叔叔,这上面记录的五千两银子去向,你要不要解释一下?

"张志脸色瞬间惨白如纸。穿越明朝三个月,总算到了收网的时候。第一章睁开眼,

陌生的木制房梁,青砖黛瓦,还有鼻尖传来的檀香味。我叫陈浩,不对,现在应该叫张子明。

三个月前的那场车祸后,我莫名其妙穿越到了明朝正德年间,

成了苏州城内张记布庄的少东家。现代的我是一名金融分析师,对数字敏感,

擅长发现财务漏洞。穿越后发现,这些技能在古代同样适用。"子明,快起床,

你爹有事找你。"丫鬟小翠推门而入,神情焦急。我快步走向正堂,

看见父亲张宝坤正和二叔张志在争论什么。"二哥,这样不合适吧?"父亲面露难色。

"有什么不合适的?咱们张家能有今天,全靠祖上积德。现在分家产,按规矩来。

"张志一脸理所当然。见我进来,父亲叹了口气:"子明,你二叔说要重新分配家产,

把你的份额......""给我堂哥是吧?"我直接打断,看向张志,"二叔,理由呢?

"张志冷笑:"就凭你整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家产给你,早晚败光!

"这话让我来了兴趣。原身确实纨绔了些,但我可不是。"那二叔觉得,怎样才算务正业?

""当然是像你堂哥一样,老老实实经营布庄!"我点点头:"那行,给我三个月时间,

我若能让布庄的营收翻倍,这份额就还是我的。如果做不到,我自动放弃。"张志一愣,

随即大笑:"好!一言为定!"父亲想阻止,被我制止了。等张志离开,父亲急道:"子明,

你怎么能这样答应?咱家的布庄生意已经很难做了,哪能翻倍?"我拍拍父亲的肩:"爹,

相信儿子。对了,把这几年的账册都拿来,我要好好研究研究。"当晚,

我在房中仔细翻阅账册。凭借现代的财务知识,很快发现了问题。

这几年布庄的账目存在大量漏洞,采购成本虚高,销售收入虚低。最关键的是,

有一笔五千两的"进货款",收款人竟然是张志本人。我嘴角上扬。

原来二叔早就在暗中捣鬼,怪不得要重新分家产,这是想在事情败露前抽身而退啊。可惜,

他碰上的是我。"小翠,去请王师爷来,就说我有要事相商。"王师爷是我家的老账房,

为人正直,在苏州城也颇有威望。不到一炷香时间,王师爷匆匆赶来。"少爷,

这么晚了有何急事?"我将账册递给他:"王叔,你看看这些账目,有什么问题?

"王师爷戴上老花镜,仔细查看。越看脸色越难看。"少爷,这账目......有猫腻啊!

""王叔明眼,那你觉得应该怎么办?"王师爷沉吟片刻:"依老朽之见,应该立即清算,

追回损失。""好,那就劳烦王叔了。明日一早,咱们就开始行动。"第二天清晨,

我带着王师爷直奔张志的院子。张志正在喝茶,见我们到来,脸色微变:"子明,

这么早来有事?"我开门见山:"二叔,账目的事,咱们需要好好谈谈。""什么账目?

"张志装糊涂。我拿出账册,翻到关键页面:"这笔五千两的进货款,收款人是你,

但货物清单呢?入库记录呢?

"张志额头开始冒汗:"这......这是我代为采购的丝绸,都已经卖完了。

""卖给谁了?有凭据吗?"我步步紧逼。"你这是在质疑长辈?"张志恼羞成怒。

我冷笑:"我这是在查账。二叔既然做得正,就不怕查。"僵持片刻,

张志缓缓开口:"子明,都是一家人,何必为了几千两银子伤和气?""几千两?

"我重复道,"二叔,这可不是小数目。咱家布庄一年的纯利也就八千两,

你这一笔就是五千两。"张志彻底慌了:"那你想怎样?""很简单,要么还钱,

要么......我去县衙报案。"明朝对商业欺诈的处罚很重,张志这种行为足以判流放。

最终,张志妥协了。他答应三日内归还五千两银子,并且不再提分家产的事。

走出张志的院子,王师爷佩服不已:"少爷,老朽佩服!您这招以退为进,实在高明!

"我笑笑没说话。这只是开始,真正的较量还在后头。第二章三日后,张志确实还了银子,

但我知道他不会就此罢休。果然,没过几天,布庄就出了事。"少爷,不好了!

咱们的丝绸货源被人截了!"伙计小李匆忙跑来报告。我皱眉:"怎么回事?

""原本答应供货的江南丝厂突然反悔,说要优先供应给别人。"不用问,

肯定是张志搞的鬼。"走,去丝厂看看。"江南丝厂的东家姓陈,是个精明商人。见我来了,

有些尴尬。"张少爷,实在不好意思,临时有个大客户要货,

数量比你们大得多......"我直接开口:"陈东家,明人不说暗话。

是不是有人给了你更好的条件?"陈东家支支吾吾不肯承认。我换了个思路:"陈东家,

你觉得做生意最重要的是什么?""当然是信誉。""没错。那你现在这样临时反悔,

对信誉有什么影响?"陈东家脸色一变。我继续道:"更何况,我今天来不是求你供货的,

而是想和你谈一笔更大的生意。""什么生意?"陈东家来了兴趣。

我压低声音:"听说京城的贵人们最近喜欢江南丝绸,我有门路能直接供应给内宫。

"这当然是吹牛,但在古代,皇室采购确实是最赚钱的生意。陈东家眼睛亮了:"真的?

""当然。不过需要你保证货源稳定,质量上乘。"经过一番谈判,

陈东家最终答应继续供货给我们,还承诺给出更优惠的价格。离开丝厂,

小李佩服地说:"少爷,您怎么知道他会答应?""很简单,利益驱动。

他虽然收了二叔的好处,但如果我能给他更大的利益,他自然会选择我。"回到布庄,

父亲正焦急等待。"子明,听说丝厂那边......""爹,已经解决了。

不仅恢复了供货,价格还降了一成。"父亲松了口气,

但随即又担心起来:"可是你说的京城生意......""爹,这个你不用担心。

我自有安排。"实际上,我已经想好了计划。京城确实有商机,但不是供应内宫,

而是利用信息差赚钱。当晚,我找来了苏州城最有名的镖头李三。"李大哥,想请你帮个忙。

"李三是个豪爽的汉子:"张少爷客气了,有什么事尽管说。""我需要有人去京城一趟,

了解那边的丝绸行情。""这简单,我们镖局经常往返京城,顺便打听消息不是问题。

""多谢!"我拿出五十两银子作为酬谢。李三推辞不过,最终收下了。一个月后,

李三带回了京城的消息。"张少爷,京城那边的丝绸价格确实比咱们这边高三成。

特别是一些特色花样,更是供不应求。"我眼睛一亮:"具体都有哪些花样?

"李三拿出一张纸:"我都记下了,你看看。"看着纸上的记录,我心中有了计划。

现代的我虽然不懂纺织工艺,但对流行趋势有敏锐的嗅觉。根据李三的描述,

京城流行的花样其实都是一些经典款式,完全可以在苏州本地生产。"李大哥,

还有一事相求。你们镖局能否帮忙运货到京城?""当然可以!我们正愁没有稳定的货源呢。

"就这样,我开辟了苏州到京城的丝绸贸易线。由于绕过了中间商,利润空间很大。

第一批货物运到京城后,很快销售一空,净利润高达两千两银子。消息传回苏州,

整个张家都震惊了。张志更是脸色阴沉得可怕。"爹,我说过三个月让布庄营收翻倍,

现在才过了一个半月,就已经实现了。"我在家庭聚餐时宣布道。父亲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地说:"也不知道这钱来路正不正当......"我冷冷地看着她:"二婶这话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就是关心关心侄儿。""关心就不必了。不过我倒想问问二叔,

你答应的事情还算数吗?"张志脸色铁青,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也不好反悔:"当然算数。

""那就好。不过我觉得,既然生意做得这么好,家产分配的事情也应该重新考虑了。

"这话一出,满桌人都愣住了。张志咬牙切齿:"你什么意思?""很简单。

既然我有能力让布庄营收翻倍,说明我有经营才能。相反,二叔这几年经营的几家店铺,

生意都在走下坡路。所以我觉得,应该由能者多得。"这下轮到张志慌了。

他的几家店铺确实经营不善,年年亏损,全靠布庄的利润在补贴。

"你这是在质疑长辈的能力?""我这是在陈述事实。如果二叔不服,咱们可以比一比,

看谁的经营能力更强。"张志气得拍桌而起:"好!比就比!但不许动用布庄的资源!

""一言为定。"散席后,父亲私下找到我:"子明,你这样做会不会太冒险?""爹,

商场如战场,不冒险就没有收获。放心吧,我有把握。"实际上,

我已经在暗中调查张志的底细。这个人贪婪成性,近年来不仅挪用布庄的资金,

还在外面借了不少高利贷。他的几家店铺亏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把钱都拿去堵伯了。

这样的对手,我有一百种方法收拾他。但我要的不仅仅是赢,而是要让他彻底败得心服口服。

第三章既然要和张志比试,我必须准备充分。第二天一早,我找来了王师爷:"王叔,

帮我查一下二叔这几年的所有生意往来。"王师爷点头:"少爷,

老朽已经暗中调查了一段时间。张志的问题不止挪用资金那么简单。""还有什么?

""他在城外开了一家赌坊,表面上是别人的名字,实际上他是幕后老板。这在明朝是重罪。

"我眼睛一亮。开设赌坊在明朝确实是重罪,轻则流放,重则砍头。"证据确凿吗?

""老朽已经找到了三个人证,还有账册为证。""很好。不过暂时不要声张,

等我需要的时候再用。"接下来几天,我开始布局。首先,

我以个人名义在城东开了一家新的布庄,专门经营高档丝绸。然后,

我联系了几个京城的大商户,建立了稳定的销售渠道。最重要的是,

我找到了一个技艺精湛的织工师傅,说服他为我设计新的花样。"少爷,

这些花样都是我多年来的心血,如果教给你......"老师傅有些犹豫。"师傅,

你的手艺这么好,埋没在小作坊里实在可惜。跟着我,不仅有丰厚的报酬,

还能让你的作品传遍大江南北。"老师傅被我说动了,最终答应加入。

有了技术、渠道和资金,我的新布庄很快就开业了。开业当天,

我特意邀请了全城的商户前来捧场,其中自然也包括张志。张志看着我的新店,

脸色阴沉如水。"子明,你这是什么意思?明明有家里的布庄,为什么还要另开一家?

""二叔,这叫做多元化经营。既然咱们要比试,总得公平一些不是?我用自己的店,

你用你的店,谁也别占便宜。"张志无话可说。新店开业的第一个月,

营业额就达到了五千两银子,纯利润超过两千两。相比之下,张志的几家店铺加起来,

月营业额还不到一千两。差距如此悬殊,连城里的其他商户都开始议论。

"张志这次算是踢到铁板了。""谁说不是?这个张子明,以前看着纨绔,

没想到做生意这么厉害。""听说他的丝绸都卖到京城去了,利润比本地高三成。

"这些话传到张志耳中,让他更加愤怒。终于,他忍不住了。一天夜里,

张志带着几个打手来到我的新店,准备放火烧毁。幸好我早有防备,在店里安排了人手守夜。

"什么人?"守夜的伙计发现了异常。张志等人见事情败露,匆忙逃跑。第二天,

我带着人证物证直接找到了县衙。"大人,草民要举报有人纵火烧店!"县令一听涉及纵火,

立刻重视起来。经过审问,几个打手都招认了是张志指使。县令当即下令拘捕张志。

张志被抓时,还在家中睡大觉,完全没想到事情会败露得这么快。"张子明!你这是陷害!

"张志被带走时,冲着我大喊。"二叔,是你自己做的事,怎么能说是陷害呢?

"我淡淡地说。张志案子的审理很快就结束了。除了纵火未遂的罪名,

县令还查出了他开设赌坊的事情。两罪并罚,张志被判流放三千里。临走前,

张志的妻儿来求我:"子明,看在血缘关系的份上,帮帮忙吧。"我摇了摇头:"二婶,

不是我不想帮,而是帮不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谁也不能例外。"实际上,即使我想帮,

也没有用。张志的罪名确凿,县令不可能改判。张志被流放后,他的产业自然也要清算。

按照法律,债务要先偿还,剩余的财产由家族继承。清算结果出来后,大家都震惊了。

张志表面上家大业大,实际上负债累累。除了欠布庄的五千两,

还欠了外面十几家钱庄的高利贷,总额超过两万两银子。他的几家店铺和房产拍卖后,

还差一万两银子。按照连带责任,这笔债务要由张家其他人承担。"这可怎么办啊?

"二婶哭得死去活来。父亲心软,想要帮忙分担一部分债务。我坚决阻止:"爹,

这是他自己造的孽,凭什么要咱们承担?""可是血浓于水......""血浓于水?

当初他挪用咱家资金的时候,怎么不想想血浓于水?当初他要烧咱们店铺的时候,

怎么不想想血浓于水?"我的话让父亲无言以对。最终,张志的债务由他的直系亲属承担,

与我们没有关系。这场家族斗争,我取得了完胜。但我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

在这个等级森严的社会里,还有更多的挑战等着我。第四章张志倒台后,

苏州城的商业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我的布庄生意越来越红火,不仅在本地占据了主导地位,

京城的销路也越来越稳定。但树大招风,开始有其他势力打我的主意。这天,

一个衣着华贵的中年男子来到我的店里。"在下钱塘,久闻张少爷大名,特来拜访。"钱塘?

我在脑海中搜索原身的记忆,这个人似乎是苏州城里的一个大地主,手下有很多产业。

"钱老板客气了,不知有何指教?"钱塘笑眯眯地说:"听说张少爷的丝绸生意做得很大,

我想和你合作。""什么样的合作?""我有渠道能拿到更便宜的原料,你有技术和销路,

咱们强强联合,岂不是双赢?"听起来不错,但我本能地感觉有问题。

"钱老板的原料便宜多少?""至少便宜三成。"三成?这个幅度太大了,要么质量有问题,

要么来路不正。"能否让我先看看样品?""当然可以。"钱塘让手下拿来了一匹丝绸。

我仔细检查,从外观上看质量确实不错,但总觉得哪里不对劲。"王叔,你来看看这批货。

"我把王师爷叫来。王师爷是老行家,一眼就看出了问题:"少爷,这丝绸的纹理不对,

应该是南洋那边的货。"南洋丝绸?那可是朝廷严厉禁止的走私货物。我心中警铃大作,

表面上却不动声色:"钱老板,这批货的来源能否透露一下?

"钱塘脸色微变:"张少爷多虑了,这都是正当渠道采购的。""既然是正当渠道,

那应该有官府的通关文书吧?"钱塘彻底慌了:"这个......文书在库房,

一时拿不出来。"我冷笑道:"钱老板,明人不说暗话。这批货是走私的吧?"被拆穿后,

钱塘索性摊牌了:"张少爷,做生意嘛,总要灵活一些。朝廷的那些规矩,

咱们商人何必太在意?""钱老板,我可不敢做违法的买卖。"钱塘脸色一沉:"张少爷,

给你机会你不要,可别后悔。""我从不做让自己后悔的事。请回吧。"钱塘临走前,

恶狠狠地瞪了我一眼。他走后,王师爷担心地说:"少爷,这个钱塘在苏州城势力很大,

得罪他恐怕不妙。""王叔,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妥协。一旦妥协,就是任人宰割。"果然,

没过几天,麻烦就来了。先是我的几个大客户突然取消订单,理由都是"另有安排"。

然后是原料供应商提高价格,涨幅高达五成。最过分的是,县衙突然派人来查我的店,

说有人举报我偷税漏税。虽然最终查明是诬告,但生意还是受到了很大影响。"少爷,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啊。"王师爷忧心忡忡。我却很冷静:"王叔,

你觉得钱塘最大的弱点是什么?""弱点?他势力这么大,哪有什么弱点?""人越贪婪,

弱点越多。他敢明目张胆地走私,说明胆子很大,但同时也说明他很贪心。"当晚,

我连夜写了一封信,让镖局的人快马送到京城。这封信的收件人是京城的一个朋友,

现代的我看过不少明朝历史,知道这个时期朝廷对走私查得很严。一个月后,回信来了。

朋友在信中告诉我,朝廷确实要在江南地区严查走私,苏州是重点地区之一。

我立刻意识到机会来了。"王叔,你去帮我打听一下,钱塘最近有没有大宗货物进出。

"王师爷很快就打听到了消息:"听说他在城外的仓库里存了很多南洋丝绸,

准备过几天运到北方去卖。""很好。现在帮我联系一下府衙的李大人。

"李大人是苏州府的推官,负责刑事案件,为人正直,在官场上口碑很好。

我以商会的名义拜访了李大人,暗示他苏州城内有人在搞走私。李大人很重视,

立刻组织人手进行调查。结果不出所料,

在钱塘的仓库里发现了大量没有通关文书的南洋丝绸。钱塘当场被抓,

他的所有产业都被查封。这下轮到我主动了。钱塘的那些客户和供应商,

纷纷回过头来求我合作。"张少爷,之前都是误会,误会啊!""是啊,

我们也是被钱塘威胁的,身不由己啊!"面对这些墙头草,我并没有拒绝,

但也没有给他们之前的待遇。"诸位,生意可以合作,但价格要重新谈。毕竟信誉这东西,

一旦失去就很难挽回。"经过这一轮较量,我在苏州城的地位更加稳固。不仅生意越做越大,

在商界的话语权也越来越重。但我知道,真正的考验还在后头。在这个等级森严的社会里,

商人的地位始终不高。想要真正立足,光有钱是不够的,还需要更高层次的支持。而这,

需要我更加谨慎的布局。第五章钱塘事件后,我的名声在苏州城里彻底打响了。

但正如我预料的,新的麻烦很快就来了。这次的对手更加难缠——苏州知府的侄子,李维。

李维是个典型的纨绔子弟,仗着叔父的权势,在苏州城里横行霸道。

最近他看上了丝绸生意的暴利,想要分一杯羹。"张子明,听说你的生意做得不错啊。

"李维带着一群狗腿子来到我的店里。"见过李公子。"我不卑不亢地行礼。"别那么客气。

我今天来是想和你谈一笔买卖。""什么买卖?""我要入股你的布庄,占三成股份。

"这根本不是谈买卖,而是明抢。"李公子,我的布庄暂时没有引入新股东的计划。

"李维脸色一沉:"张子明,你是不是不给我面子?""不敢。只是生意的事,

还是要按规矩来。""规矩?"李维冷笑,"在苏州城,我叔父就是规矩!"说完,

他带着人扬长而去。临走前还撂下狠话:"张子明,给你三天时间考虑。否则别怪我不客气!

"他走后,店里的伙计都很担心。"少爷,李维这个人很难对付,他叔父是知府,

咱们惹不起啊。"我却很平静:"越是这种时候越要冷静。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当晚,

我把王师爷叫来商量对策。"王叔,你觉得这事该怎么办?"王师爷愁眉苦脸:"少爷,

这李维不比之前的那些人。他有官府背景,咱们硬拼肯定吃亏。""那你的意思是妥协?

""也不是妥协,而是......变通。"我摇了摇头:"王叔,有些原则是不能让步的。

一旦开了这个头,以后还有什么安宁可言?""那少爷打算怎么做?""当然是正面应对。

不过需要一些技巧。"接下来几天,我开始暗中收集李维的罪证。这个人平时作恶多端,

欺男霸女,强买强卖,可以说是恶贯满盈。最关键的是,我发现他和一起税银失窃案有关。

这起案子发生在半年前,府库中丢失了三千两税银,至今没有破案。通过暗中调查,

我找到了关键证据——李维在案发后不久,突然购买了大量田产,资金来源不明。

有了这些证据,我开始布局。首先,我通过商会的关系,联系了几个被李维欺压过的商户,

让他们联名上书,控告李维的罪行。然后,我暗中联系了几个正直的官员,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

冀ICP备14013349号-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