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朝,国都临安,正值春闱放榜之日。
天还未亮透,贡院门口便己人头攒动,挤挤挨挨的人群好似潮水一般,将那高耸的贡院围得水泄不通。
人群中弥漫着紧张与期待的气息,年轻士子们眼神中闪烁着渴望与忐忑,他们的命运即将在此揭晓。
萧宴礼身着一袭素色长袍,身姿挺拔,站在人群之中。
他面容清俊,剑眉星目,眼神中透着一股坚定与自信。
身旁的楚定非则是一副豪爽模样,身形壮硕,不时踮起脚尖张望着,嘴里嘟囔着:“怎么还不出来,真是急煞我也!”
“定非,稍安勿躁。”
萧宴礼神色平静,轻轻拍了拍楚定非的肩膀,“我等既己尽力,结果如何,坦然面对便是。”
话虽如此,他的手指却不自觉地微微攥紧了衣角,泄露了心底那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终于,随着一声锣响,贡院大门缓缓打开,一位官员手持皇榜,稳步走出。
人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皇榜上。
官员清了清嗓子,高声宣读:“今科殿试,榜首状元,萧宴礼!”
声音如同一道惊雷,在人群中炸开。
萧宴礼愣了一瞬,随即被周围如潮的祝贺声淹没。
楚定非兴奋地一把抱住萧宴礼,大声笑道:“好你个宴礼!
我就知道你必定高中!”
萧宴礼脸上洋溢着喜悦,朝着周围众人连连拱手致谢。
“榜眼,楚定非!”
紧接着,官员的声音再次响起。
楚定非听到自己的名字,咧嘴一笑,用力挥了挥拳头。
“宴礼,我们做到了!”
他看向萧宴礼,眼中满是兴奋与自豪。
两人携手走出人群,一路上,旁人的羡慕目光和赞誉之词如影随形。
“这萧宴礼和楚定非可真是少年才俊啊,日后前途不可限量!”
“是啊,看他们如此年轻,便能高中,想必才学非凡。”
人们的议论声此起彼伏。
行至一处安静的街角,楚定非突然停下脚步,神情严肃地看向萧宴礼:“宴礼,如今我们高中,算是踏出了第一步。
但你我皆知,这庆朝官场,暗流涌动,诸多弊病。
我们当初立下的‘我若提笔安天下,定教日月换新天’的壮志,可不是说说而己。”
萧宴礼目光坚定地望着远方,缓缓说道:“定非,我从未忘记。
如今既己入仕,便要将这志向付诸行动。
哪怕前方荆棘满途,我也绝不退缩。”
“好!
有你这句话,我便放心了。
日后,你我携手共进,定要在这官场闯出一番天地,为庆朝百姓谋福祉!”
楚定非用力握住萧宴礼的手,语气激昂。
不多时,二人来到一处酒楼。
他们挑了个靠窗的雅座,要了几样小菜和一壶美酒,准备好好庆祝一番。
酒过三巡,萧宴礼放下酒杯,看着窗外繁华的临安城,感慨道:“这临安城,看似繁华热闹,可在这繁华之下,又隐藏着多少百姓的疾苦。
赋税繁重,吏治腐败,边境又有外敌虎视眈眈,我们的担子可不轻啊。”
楚定非重重地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忧虑:“是啊,宴礼。
就拿这赋税来说,百姓辛苦劳作一年,所剩无几,日子过得苦不堪言。
还有那官场,结党营私者众多,真正为百姓做事的官员又有多少?”
萧宴礼沉思片刻,说道:“要改变这局面,首先得从吏治入手。
只有选拔任用贤能,严惩贪官污吏,才能让朝廷政令畅通,改革方能推行。”
“不错,只是这谈何容易。
那些既得利益者,必定会拼死阻拦。
我们得小心行事,徐徐图之。”
楚定非眉头紧皱,深知前路艰难。
二人正说着,忽闻楼下一阵喧闹。
探头望去,只见一群官兵正驱赶着一位衣衫褴褛的老者,老者苦苦哀求,却换来官兵的拳打脚踢。
萧宴礼见状,心中大怒,“光天化日之下,竟如此欺辱百姓!”
说罢,便要下楼制止。
楚定非一把拉住他:“宴礼,莫冲动。
我们如今尚无官职,贸然行事,恐惹麻烦。
且先记下此事,待我们入朝为官,定要好好整治这些乱象。”
萧宴礼强压下心中怒火,眼睁睁看着老者被官兵拖走。
他暗暗握紧拳头,对楚定非说道:“定非,今日这一幕,我定不会忘记。
我们一定要尽快有所作为,不能让百姓再受这般苦难。”
此时,夕阳的余晖洒在二人身上,将他们的身影拉得长长的。
望着那渐落的夕阳,萧宴礼和楚定非心中的壮志愈发坚定,他们深知,前方的道路充满挑战,但为了心中的理想,为了庆朝的百姓,他们将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