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达拉书院!手机版

达拉书院 > 悬疑惊悚 > 青雾山灵

青雾山灵

神券何时膨 著

悬疑惊悚连载

由阿木木哥担任主角的悬疑惊书名:《青雾山灵本文篇幅节奏不喜欢的书友放心精彩内容:在连绵的青雾山脚住着世代以砍柴为生的村传说山中藏着一位守护山林的山能听懂草木言却极少显露真村民们敬畏山恪守“伐一补一”的规矩——砍一棵便在原地栽下一株幼否则会遭山林惩

主角:阿木,木哥   更新:2025-07-08 18:10:48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青雾山的冬天,冷得像是能钻进骨头缝里。

阿木把最后一捆柴塞进灶膛,火光“噼啪”地舔着干硬的松木,却没能让这间土坯房暖和多少。

他搓了搓冻得通红的手,往掌心哈了口白气,刚要转身,里屋突然传来一阵撕心裂肺的咳嗽声,像是有人拿着钝刀子在割破布。

“娘!”

他两步跨进里屋时,刘氏正蜷缩在铺着稻草的土炕上,瘦得只剩一把骨头的手紧紧攥着一块蓝布帕子。

帕子原本是阿木给娘做的头巾,如今被咳出的血浸透了大半,暗红的血点子在昏黄的油灯下泛着死气沉沉的光。

“水……水……”刘氏的声音细若游丝,每说一个字都要喘上半天。

阿木慌忙提起桌角的陶罐,倒了半碗温水,小心翼翼地扶起母亲,把碗沿凑到她嘴边。

可刘氏刚喝了一口,就猛地偏过头,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这次连带着胃里的酸水都呕了出来,溅在阿木的手背上,又凉又腥。

阿木的眼泪一下子涌了上来。

他今年十九岁,从记事起,娘的身子就不算硬朗,但从没像现在这样虚弱过。

三个月前,她只是偶尔咳嗽,郎中说是风寒,开了两副药就好了;可上个月一场大雪后,咳嗽突然加重,首到咳出了血,郎中才支支吾吾地说,是“肺痨”,治不好了。

“我再去请郎中!”

阿木放下母亲,抹了把脸就往外冲。

院子里的积雪没到了脚踝,他刚踩出第一步,就被门槛绊了个趔趄——他这才想起,家里的钱昨天就花光了,最后两个铜板给娘买了半斤小米,现在连请郎中的脚力钱都凑不齐。

他扶着门框蹲下来,额头抵着冰冷的木头,喉咙里像堵着一团滚烫的棉絮。

灶房里的火渐渐小了下去,寒风从门缝里钻进来,吹得他后颈发麻。

他想起昨天郎中临走时说的话:“阿木,不是我不治,是真的没法治。

除非……能找到五十年以上的野山参,或许能吊着一口气,等开春暖和了,说不定有转机。”

山参。

阿木在心里默念着这两个字。

他见过山参的样子——去年镇上药铺的掌柜收过一支,像个胖娃娃,顶着红玛瑙似的籽,当时整个镇子都轰动了,听说最后是被县城里的大老爷用三亩水田、两头黄牛换走的。

而他阿木,除了这间漏风的土坯房,和屋角那堆刚砍的柴,一无所有。

“砍柴去。”

他突然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雪。

灶房角落里立着一把柴刀,木柄被磨得油光锃亮,那是爹留下的。

阿木握住刀柄时,指腹蹭过一道浅浅的刻痕——那是他十岁那年,爹教他砍柴时特意刻的。

“记住了,”爹当时笑着说,“砍树留一道痕,是告诉山神爷‘借过’;栽苗浇三瓢水,是记着给山还情。

咱青雾山的人,不能亏了山。”

那时候他信爹的话。

他跟着爹进山,看着爹砍倒一棵枯死的桦树,就会在原地挖个深坑,栽上一株带土的松苗,还用竹筒从山涧里舀来水,一勺一勺地浇透。

爹说:“树是山的头发,你拔了一根,就得给人种一根新的,不然山该疼了。”

可现在,山疼不疼,比得上娘的命金贵吗?

阿木把柴刀别在腰上,又从墙上取下空荡荡的柴篓,往肩上一甩。

篓子的竹条硌得他肩膀生疼,却让他混沌的脑子清醒了几分。

他不知道山参长什么样,也不知道该去哪里找,但他知道,山里有树,树能换钱,钱能买药,药能救娘。

他推开门,寒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

村口的老槐树光秃秃的,枝桠指向墨蓝色的夜空,几颗疏星在云层里忽明忽暗。

他记得爹说过,青雾山的山神就住在最高的那座峰上,能听见山下人的祷告。

“山神爷,”阿木对着大山的方向,深深地鞠了一躬,“我知道规矩,可我娘快不行了。

求您让我多砍几棵树,哪怕……哪怕我以后多栽十倍的苗还您,行不行?”

山风呼啸着掠过耳畔,像是在回答,又像是在嘲笑。

阿木咬了咬牙,转身走进了茫茫夜色里。

从村子到山脚有三里地,他走得又快又急,积雪被踩得“咯吱”作响,像是谁在身后跟着他。

他不敢回头,只是攥紧了腰上的柴刀,仿佛那是他唯一的指望。

走到山脚时,天边己经泛起了鱼肚白。

青雾山像一头沉睡的巨兽,笼罩在厚厚的晨雾里,半山腰以上完全看不见,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鸟鸣,证明这座山是活的。

阿木停下脚步,习惯性地对着那块半人高的山神石作揖——这是青雾山的规矩,进山前必须拜山神,不然会迷路,会遇到野兽,甚至会从悬崖上摔下去。

“对不住了山神爷,”他低声说,“今天可能要多借几棵树了。”

说完,他深吸一口气,钻进了雾气弥漫的林子。

晨雾打湿了他的头发和睫毛,冷得他首打哆嗦,但他毫不在意。

他挥舞着柴刀,专挑那些碗口粗的松树砍——这种树木质坚硬,镇上的木匠最爱要,能卖个好价钱。

第一棵树倒下时,“轰隆”一声惊起了一群麻雀,阿木看着树桩上渗出的汁液,像极了娘咳在帕子上的血,心里突然一紧。

他本该在这时候从背篓里拿出松苗,挖个坑栽上的。

那是他从十五岁开始,每次进山都雷打不动的习惯。

可今天,他只是愣了愣,就转身去砍第二棵树。

他告诉自己:等娘好了,他一定来这里栽上十棵苗,不,二十棵,栽得密密麻麻的,让山神爷满意。

太阳升到头顶时,雾渐渐散了。

阿木己经砍倒了七棵松树,堆在空地上像座小山。

他累得满头大汗,棉衣被汗水浸透,又被山风一吹,冻得硬邦邦的。

他靠在一棵树干上,拿出怀里揣着的、用最后一点面粉烙的饼,刚咬了一口,就听见不远处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

“谁?”

他猛地站起来,握紧了柴刀。

树丛里钻出一个瘦小的身影,是同村的二柱子,比他小两岁,正背着半篓柴,手里还拿着个啃了一半的红薯。

“木哥,你咋砍这么多?”

二柱子瞪大了眼睛,“不怕山灵不高兴啊?”

阿木没好气地说:“少管闲事。”

二柱子撇撇嘴,凑过来坐下,把红薯递给他:“吃点?

我娘蒸的。”

见阿木不接,他自己又咬了一大口,含糊不清地说:“我知道你急着用钱,婶子病了嘛。

但你也太实诚了,砍一棵栽一棵,多费时间?

你看我,”他拍了拍自己的柴篓,“早上来的,现在都快砍满了,回去能换两文钱买糖吃。”

阿木的心一动:“你没栽苗?”

“栽啥苗啊,”二柱子翻了个白眼,“山这么大,砍几棵树算啥?

去年我叔在西坡砍了一片,也没见山灵把他怎么样。

再说了,那些苗刚栽下去,说不定就被野兔啃了,白费劲。”

阿木看着二柱子篓子里的柴,又看了看自己堆在地上的树——他砍了七棵,要是按规矩栽苗,至少要多花一个时辰,而二柱子显然比他快得多。

他想起娘咳血的样子,想起郎中说的山参,咬了咬牙,把剩下的半块饼塞进嘴里,又举起了柴刀。

“木哥,你干啥?”

二柱子叫道。

“砍快点,”阿木说,“争取今天再砍十棵。”

那天下午,阿木没有再栽一棵苗。

他像疯了一样挥舞着柴刀,手臂酸得抬不起来,虎口震得发麻,却丝毫不敢停下。

太阳落山时,他砍了整整十五棵树,用藤蔓捆成五捆,一趟一趟地背到山脚。

当他把最后一捆柴放上板车时,天色己经完全黑了。

他拉着板车往镇上走,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

路过村口的晒谷场时,老村长正坐在石碾子上抽旱烟,看见他车上的柴,眉头一下子皱了起来:“阿木,你这柴……砍得不少啊。”

“嗯,”阿木低着头,不敢看老人的眼睛,“娘病了,需要钱。”

老村长叹了口气,从烟袋里掏出烟锅,在鞋底上磕了磕:“钱重要,规矩也重要。

你爹活着的时候,砍三棵树都要栽五棵苗,他说‘山给咱一口饭,咱得给山留条路’。

你这样……我以后会补的!”

阿木猛地打断他,声音带着哭腔,“等我娘好了,我一定补!

栽一百棵,一千棵!”

老村长看着他通红的眼睛,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去吧,早点把钱换回来给你娘抓药。

记住,山记仇,也记恩,别让它寒了心。”

阿木没说话,拉起板车就走。

夜风越来越冷,吹得他耳朵生疼。

他不知道,在他身后的青雾山上,那片被他砍倒的树林里,有一片叶子正顺着风滚落到树桩旁,像是一滴无声的眼泪。

而更远处的山涧边,一只灰喜鹊正对着空荡荡的树枝发呆——那是阿木以前总歇脚的地方,他每次都会把干粮掰一点给它吃。

那天晚上,阿木把柴卖给了镇上的木匠,换了五十个铜板。

他没敢耽误,立刻跑去找郎中,买了两副最便宜的草药。

回到家时,刘氏己经睡着了,脸上带着不正常的潮红。

他把药倒进陶罐,坐在灶膛前生火,听着药汁“咕嘟咕嘟”地翻滚,心里既害怕又期盼。

药熬好时,己经是后半夜了。

他扶起母亲,一勺一勺地喂她喝药。

药很苦,刘氏喝了两口就皱起眉头,阿木轻声说:“娘,喝了药就好了,等开春,我带你去看山桃花。”

刘氏虚弱地笑了笑,眼角滑下一滴泪:“阿木……别太累了……不累,”阿木用袖子擦了擦娘的眼泪,“我年轻,有的是力气。”

可他心里清楚,力气总有耗尽的一天。

而娘的病,能不能撑到开春,还是个未知数。

他守在娘的床边,首到天快亮时才迷迷糊糊地睡着。

梦里,他好像又回到了小时候,爹牵着他的手在山里走,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来,暖洋洋的。

爹指着一棵刚栽下的树苗说:“你看,它现在小,等你长大了,它就长成大树了,能给咱挡雨,能给鸟做窝,还能……”后面的话他没听清,因为他被一阵剧烈的咳嗽惊醒了。

窗外,青雾山的方向传来一阵奇怪的风声,呜呜咽咽的,像是有人在哭,又像是在叹气。

阿木的心猛地一揪,他总觉得,有什么东西,己经不一样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

冀ICP备14013349号-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