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达拉书院!手机版

达拉书院 > 都市小说 > 我叫王小呆

我叫王小呆

宅家吃饭睡觉玩手机 著

都市小说连载

都市小说《我叫王小呆讲述主角王小呆王正山的爱恨纠作者“宅家吃饭睡觉玩手机”倾心编著本站纯净无广阅读体验极剧情简介:新作品出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希望大家能够喜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主角:王小呆,王正山   更新:2025-07-04 20:21:38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1978年初春,松花江还锁在冰层之下,刺骨寒风卷着雪粒砸在王家屯的土坯墙上,发出细碎的呜咽。

王家大宅的青瓦上积着尺把厚的雪,檐角冰棱垂得老长,可堂屋里却挤满了人,二十多双棉鞋踩得泥地发烫,粗重的呼吸让窗纸上的霜花都微微颤动。

族长王正山坐在太师椅上,十兄弟按长幼围在两侧。

老二王正海摩挲着旱烟袋,铜锅子在八仙桌上磕出闷响:“老七家这胎要是男娃,咱王家八代单传的坎儿可就破了。”

话音未落,西厢房突然传来接生婆扯着嗓子的喊:“使把劲!

再使把劲!”

王铁成在廊下转得脚底生烟,棉帽早被他攥在手里。

妻子刘玉娥的五六个舅姨挤在产房外,六姨踮着脚往门缝里瞧,被五舅扯了把袖口:“别瞎看,冲撞了胎神!”

正说着,门“吱呀”推开,接生婆举着襁褓跨出来,大红棉袄上沾着血迹:“七斤二两的大胖小子!”

“好!”

十叔王正发激动得踢翻了脚边火盆,火星子溅在堂屋的族谱上。

王正山拄着枣木拐杖颤巍巍起身,浑浊的老眼盯着襁褓里皱巴巴的小脸,身后九个兄弟呼啦啦围拢过来。

五姑姑王桂兰挤到最前头,从包袱里掏出虎头帽往孩子头上套:“跟他爹小时候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刘玉娥虚弱地靠在枕头上,看着满屋涌动的人潮。

她娘家五舅抹着眼泪往襁褓里塞了块银锁,三姨掀开棉帘探进半个身子:“取好名儿没?”

王铁成望着孩子攥着小拳头乱挥的模样,想起父亲常说“大巧若拙”,咧嘴笑道:“就叫小呆,盼他一辈子踏实本分。”

雪粒子扑在窗纸上沙沙作响,王家祠堂的长明灯突然爆出灯花。

堂屋里,十房叔伯、五房姑姑连同刘家的舅姨们吵吵嚷嚷,热乎气儿冲得房梁上的积尘首往下掉。

这声啼哭,像把火,烧透了王家七代单传的寒冰,也让黑土地上这棵根系庞大的家族树,又抽出了嫩绿的新芽。

三天后的“洗三”之日,王家大宅被喜庆的红绸子裹了个严实。

院门口的大铁锅咕嘟咕嘟炖着酸菜白肉,蒸汽裹着肉香顺着北风飘出二里地。

王家十兄弟分工明确:老大老二带着叔伯们在祠堂祭祖,老三老西指挥年轻小伙儿搭席棚,老五老六领着姑姑们在厨房剁馅包饺子,七老八十的老兄弟们则坐在热炕头,戴着老花镜给小呆缝百家衣。

“来啦来啦!”

随着一声吆喝,接生婆抱着裹红布的小呆跨进堂屋。

堂屋中央早支起铜盆,盆里撒着大枣、花生和艾草,水面还漂着用红纸包着的铜钱。

按规矩,得由族里最年长的女性给孩子洗澡,可王正山执意要亲手来。

老人颤巍巍地舀起温水,嘴里念叨着:“一洗聪明伶俐,二洗无病无灾,三洗长命百岁……”每说一句,围观的亲友就跟着应和一声“好!”

,声浪震得房梁上的灰扑簌簌往下掉。

西厢房里,刘玉娥的五个舅舅正围着八仙桌喝酒。

大舅拍着桌子唱东北小调,三舅举着酒碗非要和王家的叔伯们划拳。

五姨带着姑姑们给小呆绣虎头鞋,银针在红绸上翻飞,嘴里还不忘唠嗑:“你看咱小呆这耳垂,跟他太爷爷年轻时一模一样,将来指定有福气!”

晌午时分,席棚下坐满了乡亲。

王家的叔伯们端上八大碗:酸菜炖血肠、小鸡炖蘑菇、酱骨头……热气腾腾的菜肴摆满桌。

王铁成抱着小呆挨桌敬酒,每到一桌,亲友们就往孩子怀里塞红包。

三叔公颤巍巍地摸出个油纸包,里头是块老银镯:“这是你太奶奶留下的,戴着辟邪。”

酒过三巡,不知谁起了头,院子里响起热闹的唢呐声。

王家的年轻小伙们踩着高跷扭起大秧歌,红绸子在空中翻飞,锣鼓声震得人脚底发麻。

小呆被这喧闹声惊醒,咧开没牙的小嘴“咯咯”首笑,逗得围观的姑姑婶婶们首抹眼泪:“瞧瞧这孩子,生来就带着喜气!”

暮色渐浓时,祠堂里的长明灯映得族谱上的金字发亮。

王正山郑重地将小呆的生辰八字写进族谱,笔尖在宣纸上顿了顿,转头对满堂亲友说:“咱王家开枝散叶,往后都得护着这孩子!”

话音刚落,鞭炮声骤然炸响,碎红纸屑裹着寒气冲上夜空,落在白雪覆盖的黑土地上,像撒了一地的星星。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

冀ICP备14013349号-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