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小说连载
《东南亚国货之公主求我当驸马》中有很多细节处的设计都非常的出通过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杨门墨客”的创作能可以将温南杨羽等人描绘的如此鲜以下是《东南亚国货之公主求我当驸马》内容介绍:小说《东南亚国货之公主求我当驸马》的主要角色是杨羽,温南,na,这是一本现代,爽文,逆袭小由新晋作家“杨门墨客”倾力打故事情节扣人心本站无广欢迎阅读!本书共计142641章更新日期为2025-07-04 17:23:05。目前在本完小说详情介绍:东南亚国货之公主求我当驸马
主角:温南,杨羽 更新:2025-07-04 20:10:47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杨羽生意失败,亲戚唾弃,连父母都摇头叹气。他远走东南亚小国温南,从2元店起步,
半年内建起连锁王国。雨天的周末,店里闯入一位避雨的少女,
眼眸清澈如斯里巴加湾的碧波。他递上雨伞,少女微笑致谢,此后常来光顾,两人渐生情愫。
半年后少女坦言:“我是温南公主Zarina。”农历新年,他站在金顶清真寺下,
红毯尽头是凤冠霞帔的公主。曾经嘲讽他的亲戚挤在观礼席上,满脸不可置信。
公主握紧他的手:“你的2元店,是我见过最浪漫的王国。
”第一章 寒霜故里江南的梅雨季,空气湿得能拧出水来。杨羽拖着沉重的行李箱,
站在自家那扇熟悉的、漆色已有些斑驳的铁门外。雨水顺着伞骨滑落,
在脚边溅开细小的水花,寒意顺着裤管往上爬。门开了,探出母亲的脸,
眼角的皱纹深刻得如同刀刻,眼神里却没有久别重逢的喜悦,只有一层浓得化不开的忧虑,
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疲惫和失望。“回来了?”母亲的声音干涩,侧身让开一条缝。
屋里的空气比外面更沉。父亲坐在客厅那张旧沙发上,老花镜滑到了鼻尖,
手里捏着一张皱巴巴的报纸,眼神却没落在字上。听到动静,他抬起头,
目光像探照灯一样在杨羽身上扫了一圈,最终落在他空荡荡的身后,嘴唇动了动,
终究只是发出一声极轻、却重若千钧的叹息。那叹息声砸在杨羽心上,
比门外冰冷的雨点更刺骨。饭桌上,气氛凝滞得如同结了冰。只有碗筷偶尔碰撞的轻响。
杨羽鼓起勇气,声音带着自己都厌恶的干涩:“爸,妈,我这次……”“小羽啊,
”父亲打断了他,放下筷子,声音低沉,“隔壁老陈家的小子,在深圳那个厂里,
听说又升职加薪了。”他没看杨羽,目光盯着桌上那盘色泽暗淡的青菜,“你张姨家的闺女,
考上了公务员,铁饭碗,多稳当。”他顿了顿,终于抬眼看向杨羽,眼神复杂,
“你折腾了这些年,钱没赚到,朋友……也得罪光了。听爸一句劝,找个安稳班上吧。
别想那些……虚的了。”母亲低着头,默默扒拉着碗里的饭粒,没有附和,也没有反驳,
只是那微微颤抖的手泄露了她的心绪。这顿饭,吃得杨羽胃里像塞满了冰冷的石头。他知道,
父母不是不爱他,只是他一次次的“雄心壮志”和接踵而至的失败,
早已耗尽了他们本就不多的信心和期待。那无声的叹息,那避而不谈的眼神,
比任何直接的斥责都更锋利,将他钉在名为“失败者”的耻辱柱上。夜里,
他躺在自己那张熟悉又陌生的旧床上,手机屏幕幽冷的光映着他毫无睡意的脸。
微信里那个曾经热闹非凡的“兄弟群”,早已沉寂多时。他手指滑动,
点开一个曾经称兄道弟的朋友头像,发出一个简单的问候:“在吗?”回复很快,
却冷得像冰:“杨总?有何贵干?借钱就免了,刚换了车,手头紧。”不等杨羽再说什么,
那边迅速发来一个系统自带的笑脸表情,然后头像瞬间暗了下去——他被拉黑了。
他又尝试拨通另一个号码,
听筒里传来机械的女声:“您拨打的用户暂时无法接通……”他苦笑着放下手机。无法接通?
还是早已被拉进了黑名单?答案不言而喻。窗外的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敲打着玻璃,
也敲打着他早已千疮百孔的心。亲戚的疏远,朋友的背弃,
父母那沉甸甸的失望……这一切像一张无形的、湿冷的巨网,将他紧紧缠绕,
勒得他喘不过气。这生他养他的土地,此刻竟让他感到一种深入骨髓的窒息和寒冷。
他睁着眼,看着天花板上被窗外路灯映照出的模糊光影,
一个念头如同黑暗中悄然滋生的藤蔓,紧紧缠绕住他:离开。必须离开。
这里已经没有他的位置,没有他喘息的空间。世界那么大,总该有一处角落,能容下他杨羽,
能让他重新开始,能让他……挣回这口憋在胸口的浊气!去哪里?发达国家的门槛太高,
他这点仅存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资本,连个像样的水花都砸不出来。
他的目光无意识地扫过手机屏幕,
一条关于东南亚小国温南Wenan的旅游推广信息跳了出来。
图片上是碧蓝清澈的海水、郁郁葱葱的热带雨林,还有当地人淳朴友善的笑容。
文字介绍写着:新兴市场,投资热土,充满机遇。温南……杨羽默默念着这个名字。
一个经济落后却正在努力发展的弹丸小国?竞争压力远小于国内?他猛地坐起身,
心脏在胸腔里剧烈地跳动起来。黑暗中,他的眼睛亮得惊人,
仿佛溺水者抓住了最后一根浮木。或许,这就是那个能让他重新站起来的角落!
第二章 温南初啼飞机在温南首都摩拉Mora国际机场降落时,
一股裹挟着咸腥和浓郁植物气息的热浪扑面而来,瞬间驱散了机舱里人造的清凉。
杨羽深吸一口气,这陌生的、带着蓬勃生命力的空气涌入肺腑,竟让他感到一丝久违的轻松。
摩拉不大,远不及国内一线城市的繁华。街道不算宽阔,两旁多是低矮的、色彩鲜艳的房屋,
间或能看到几栋略显陈旧的欧式殖民风格建筑。摩托车是当之无愧的主角,
像灵活的鱼群在略显拥挤的车流中穿梭,引擎轰鸣声不绝于耳。人们的肤色普遍较深,
穿着色彩鲜艳的筒裙Sarong或简单的T恤短裤,
脸上大多挂着一种近乎天真的、毫无戒备的友善笑容。时间在这里仿佛流淌得慢了些,
没有国内那种行色匆匆、争分夺秒的紧绷感。杨羽用所剩无几的积蓄,
在靠近老城区的一条小街尽头,租下了一间极其简陋的铺面。房子老旧,墙壁斑驳,
门口窄得仅容两人侧身而过,里面更是狭小局促,光线昏暗。但租金便宜,
这对他而言就是最大的优点。他把这小小的空间仔细打扫干净,
用仅有的钱购置了最简单的货架,又马不停蹄地联系了国内几家主打廉价小商品的批发商。
几天后,
头线脑、印着可爱图案的陶瓷杯碗、还有大叠大叠色彩鲜艳但质地粗糙的毛巾……五花八门,
全都是国内司空见惯、甚至有些过时的日用品和工具。
看着这些堆满了小半个铺面的“宝贝”,杨羽心里其实七上八下。这些东西,
在国内的城乡结合部或许还有点市场,在这异国他乡,真的会有人买吗?
当地人的生活水平虽然不高,但他们的需求和审美,自己真的了解吗?开张第一天,
杨羽忐忑地打开了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
把一些色彩鲜艳、造型有趣的塑料玩具和几个印着小猫小狗的搪瓷杯摆在门口最显眼的位置。
很快,一个穿着洗得发白筒裙、头上裹着同色头巾的中年妇人被门口的小玩具吸引,
迟疑地走了进来。她好奇地拿起一个会发光的塑料陀螺,翻来覆去地看,
又摸了摸旁边叠放整齐、厚实柔软的毛巾,脸上露出惊喜的神色。“这个……多少?
”她用带着浓重当地口音的英语问,指了指毛巾。
杨羽赶紧用临时抱佛脚学来的几句简单温南方言,混杂着英语和手势比划:“便宜!很便宜!
两万温南盾约合人民币10元三条!”妇人眼睛明显亮了一下,
显然对这个价格非常满意。
她又挑了一个印着蓝色海豚图案的塑料水瓢和一个结实的塑料脸盆,仔细询问了价格。
杨羽一律用最简单的数字和手势回应,努力挤出最真诚的笑容。最终,妇人满意地付了钱,
抱着她新买到的“宝贝”离开了。临走前,还对着杨羽露出了一个格外灿烂的笑容,
说了句发音含糊但能听出是“谢谢”的温南方言。
杨羽捏着手里那几张带着体温的、印着温南开国元勋头像的纸币,
看着妇人轻快的背影消失在街角,悬着的心终于重重落回了肚子里。成了!
这笔微不足道的交易,像一束微弱却坚定的光,瞬间照亮了他心中积压已久的阴霾和迷茫。
原来,这些在国内被电商冲击得几乎无人问津、被贴上“廉价低端”标签的小商品,在这里,
真的能换来当地人发自内心的笑容和满足!信心如同被点燃的星火,迅速蔓延开来。
杨羽更加用心地观察当地人的日常生活细节。他发现,
男人们则对结实耐用、价格公道的五金工具情有独钟;孩子们看到那些会发光发声的小玩具,
眼睛会瞪得溜圆;而那些印着可爱动物或花卉图案的毛巾、水杯,
更是深得年轻女孩们的喜爱。他敏锐地捕捉到这些需求,不断调整进货的种类和数量,
确保铺子里堆满了当地人真正需要、用得上、并且觉得物超所值的东西。他的小店,
没有华丽的装修,没有震耳欲聋的促销音乐,只有满满当当、琳琅满目的实用商品,
以及杨羽那张总是带着真诚笑容的脸。他努力用蹩脚的温南方言和每一个进店的顾客交流,
哪怕只是简单的问候和数字。这份笨拙的真诚,反而拉近了距离。“老板,这个锅铲,
不会用坏吧?”一个皮肤黝黑的小伙子拿着一个不锈钢锅铲,用英语夹杂着方言问道。
“放心!”杨羽拍着胸脯,用刚学会的词保证,“结实!好用!不好用,拿回来换!
”他比划着。小伙子咧嘴笑了,爽快地付了钱。“这个水杯,给小女儿的生日礼物。
”一个老奶奶颤巍巍地指着一个印着粉色小兔子的陶瓷杯。
杨羽小心地帮她把杯子用旧报纸包好,又额外送了她一小卷彩色头绳,
用温南方言说:“生日快乐!”老奶奶惊喜地连连道谢,浑浊的眼睛里满是笑意。口碑,
如同投入水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开始一圈圈扩散开来。
杨羽的“杨氏百货”Yang’s Goods小店,在这条不起眼的小街上,
渐渐有了名气。人们口口相传:那个年轻的中国老板,东西便宜又实用,人还特别实在!
小店的生意一天比一天红火。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每天从早到晚几乎不曾停歇地开合,
迎来送往着络绎不绝的顾客。收钱的铁皮盒子,从最初的空空如也,到慢慢变得沉甸甸,
叮当作响的硬币和哗哗作响的纸币,是杨羽听过最动听的乐章。不到三个月,
狭小的铺面已经无法容纳汹涌的人流和堆积如山的货物。扩张,势在必行。
第三章 连锁王国机遇如同温南充沛的雨水,一旦降临,便会迅速滋养万物。
杨羽没有沉醉于小店的红火,他看到了更深更广的可能。摩拉作为首都,
正在经历一场静悄悄却又翻天覆地的变革。新的道路在修建,更高的楼房在拔地而起,
街上的汽车也明显多了起来。政府似乎卯足了劲要发展经济,
报纸和广播里经常能听到鼓励商业、吸引外资的消息。整个国家,如同一个刚刚苏醒的少年,
充满了对未来的渴望和对新事物的好奇。而杨羽的“杨氏百货”,
正契合了这种需求——为这个正在努力奔向现代化的国家,
提供最基础、最实用、也最负担得起的生活解决方案。时机稍纵即逝。
杨羽果断地押上了这几个月积累的全部利润,
甚至咬牙向国内一位尚存一丝旧谊、也看好东南亚市场的朋友借了一笔钱。
他的目标清晰而宏大:在摩拉城郊结合部,租下一个巨大的旧仓库!
这个决定在旁人看来近乎疯狂。但杨羽有自己的盘算。仓库虽然位置偏远,但租金低廉,
空间巨大,足以成为他梦想的基石——一个集中仓储、物流配送的核心枢纽。
他要把国内成熟的、以义乌小商品市场为代表的超低价、多品类、快周转的商业模式,
在温南这片土壤上复制、升级!仓库的改造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高大的空间被规划得井井有条:按商品大类分区,
生活用品、厨房用具、五金工具、儿童玩具、纺织服饰……巨大的货架一排排立起,
像等待检阅的士兵。杨羽亲自带着几个在当地雇佣的、手脚麻利的年轻人,
没日没夜地清点、分类、上架。国内合作的几家大型批发商,
通过他建立起的信任和稳定的订单,开始源源不断地将集装箱货柜直接发往摩拉港。
海运的成本被巨大的订货量摊薄,商品的进价进一步降低。
当巨大的仓库被堆积如山的各种商品填满,在灯光下反射出五颜六色的光芒时,
杨羽站在仓库中央,一股难以言喻的豪情涌上心头。这里不再是那个逼仄的小铺面,
这里是他的“弹药库”,是他即将征战整个温南市场的桥头堡!下一步,
就是“前线”的建立。杨羽摒弃了传统单店经营的模式,
直接祭出了“连锁”这个在国内早已被验证成功的大杀器。
他打出了响亮的口号:“统统两万盾!件件都实用!
Wenan Riel! Everything Useful!——换算成人民币,
几乎就是“统统十元店”的翻版。他精心设计了统一的店面形象:醒目的红底黄字招牌,
简洁明快的内部布局,开放式自选的货架。商品直接从中央仓库统一配送,
确保价格绝对低廉、品质相对稳定。
选址则瞄准了温南其他几个主要城市的中心地带或新兴的居民区。
第一家连锁店在距离摩拉两百公里外的港口城市桑托Santo开张。
开业的盛况远超杨羽预期。
当地居民从未见过如此规模、如此品类齐全、价格又低得不可思议的商店。开业当天,
店门口排起了蜿蜒的长队,人们脸上洋溢着兴奋和好奇,如同过节一般。明亮的灯光下,
货架上密密麻麻的商品散发着诱人的光泽。
们惊喜地挑选着印有繁复花纹的廉价餐具和结实耐用的塑料收纳箱;男人们围在五金工具区,
掂量着价格只有本地五金店一半却同样好用的钳子扳手;孩子们在玩具区流连忘返,
拉着父母的衣角不肯离开。“妈妈,看!那个会唱歌的小猴子!
”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指着货架尖叫。“这个锅,才两万盾?比市场便宜太多了!
”一个中年男人拿着一个不锈钢炒锅,难以置信地反复确认着标签。收银台前排起长龙,
店员忙得满头大汗,脸上却洋溢着兴奋的红光。收银机叮叮当当的响声如同欢快的乐章。
桑托店的成功,像一声嘹亮的号角,吹响了杨氏百货连锁扩张的序曲。
第二家、第三家……如同雨后春笋般,
Batu、旅游胜地碧瑶Biyo、文化古城美娜Mina……相继拔地而起。
每一家新店的开业,都毫无例外地引发当地居民的热情抢购。杨羽的名字,
不再仅仅局限于摩拉那条小街。他的“统统两万盾”连锁店,成为了温南家喻户晓的品牌,
成为了普通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谈论起“那个中国杨老板”,
语气里充满了认可和感激。他提供的不只是商品,更是一种提高生活品质的可能性,
一种触手可及的“现代化”体验。短短半年时间,杨羽在温南的土地上,
用最不起眼的小商品,搭建起了一个覆盖全国的零售王国。
曾经那个背负着失败和冷眼逃离故土的落魄青年,如今已是温南商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巨大的仓库是他实力的象征,遍布全国的连锁店是他成功的勋章。
他站在摩拉仓库二楼的办公室里,
透过宽大的玻璃窗俯瞰着下方忙碌的装卸区和整齐排列的配送车辆,
一种久违的、踏实而强大的力量感充盈全身。然而,命运的剧本,
似乎总喜欢在主角志得意满时,悄然翻开出人意料的新篇章。第四章 雨幕奇缘温南的雨季,
来得缠绵而悠长。雨水仿佛无穷无尽,从铅灰色的厚重云层中倾泻而下,
敲打着摩拉城每一寸土地,将这座热带城市浸润得如同浸在水中的翡翠。空气湿漉漉的,
弥漫着泥土、植物和雨水混合的清新气息。这是一个寻常的周六下午。
雨水丝毫没有减弱的趋势,街道上行人稀少,车辆驶过,溅起高高的水花。
杨羽没有待在仓库,
而是来到了位于摩拉新兴商业区、规模最大也是客流最旺的一家“统统两万盾”旗舰店。
这里空间开阔,灯光明亮,商品陈列更加精致有序,
甚至开辟了一个小小的“中国风”特色区,
挂着红彤彤的中国结、印着祥云图案的丝绸小方巾和一些造型别致的陶瓷摆件。
他习惯性地在店里巡视,检查货品陈列,观察顾客反应。雨水拍打着巨大的落地玻璃幕墙,
发出密集的沙沙声,将店外繁华的商业街景晕染成一片朦胧流动的光影。店内温暖干燥,
与外面湿冷的世界隔绝开来,仿佛一个独立而安稳的港湾。就在杨羽走到靠近门口的区域,
查看雨具的销售情况时,店门被猛地推开,带进一股裹挟着雨气的凉风,
还有一串略显急促的脚步声。他下意识地转头望去。一个身影站在门口,
正轻轻拍打着身上溅到的雨水。那是一个年轻的女孩。
她穿着一件剪裁合体的浅杏色亚麻连衣裙,式样简单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优雅。
微卷的深栗色长发被雨水打湿了些许,几缕发丝贴在光洁饱满的额角和弧度优美的颈侧。
雨水沾湿了她的睫毛,如同清晨沾着露珠的花蕊。当她抬起手拂开额前湿发时,
杨羽看清了她的脸。那一瞬间,时间仿佛被雨水按下了慢放键。
那是一张极其精致、无可挑剔的脸庞。皮肤是温南人特有的、健康的小麦色,
细腻得如同最上等的丝绸。五官的线条清晰而柔和,鼻梁挺直秀气,唇形饱满,
天然带着一种温润的樱粉色。最令人难以移开目光的是她的眼睛——清澈明亮,
如同斯里巴加湾最深处未被污染的碧波,又像是倒映着星光的深潭,纯净得不染一丝尘埃,
带着一种未经世事的坦率和好奇。此刻,
这双美丽的眼眸正带着一丝闯入陌生环境的歉意和好奇,打量着店内琳琅满目的商品。
她身上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气质,绝非普通富家小姐的骄矜,
而是一种沉淀在骨子里的、浑然天成的从容与高贵,却又奇妙地混合着少女的清新与阳光。
她的出现,让这个原本充满世俗烟火气的平价卖场,瞬间有了一种奇异的、不真实的光彩。
女孩似乎被门口“中国风”特色区挂着的那些火红中国结吸引了,目光流连在那里,
带着纯粹的好奇和欣赏。她身上的裙子虽然质地很好,但确实被雨水打湿了不少,
肩头和裙摆都晕开了深色的水渍,显得有些狼狈。杨羽的心跳,在看清她面容的那一刻,
漏跳了一拍。他见过形形色色的人,却从未见过这样一双眼睛,
清澈得仿佛能映照出人心底最深处的东西,也从未感受过这样一种矛盾又和谐的气质。
他几乎是出于本能地做出了反应。他快步走到雨具区,
雅小花的折叠伞——这是店里质量最好、价格也相对“昂贵”其实也不过几万盾的一款。
他走到女孩面前,保持着礼貌的距离,用流利但带着些许口音的英语温和地开口:“小姐,
雨很大。这把伞,或许您用得上?” 他递过伞,脸上带着真诚而善意的微笑。
女孩似乎微微愣了一下,清澈的目光从中国结上移开,落在了杨羽的脸上,
又看了看他递过来的伞。随即,一个如同雨后初霁阳光般温暖明媚的笑容在她脸上绽开,
瞬间点亮了周围略显嘈杂的环境。“谢谢您!您真是太体贴了。”她的英语非常标准,
带着一种自然而然的优雅腔调。她伸出纤细的手,接过了伞。
指尖不经意间轻轻擦过杨羽的手背,带来一丝微凉的、转瞬即逝的触感。
“我叫Zarina。”她大方地自我介绍,笑容依旧明媚,“这里的雨总是这样,
说来就来,让人措手不及。不过,”她环顾了一下店内,眼神里充满新奇,
“您的店真是……令人惊讶!东西好多,而且,
”她拿起旁边货架上一个印着可爱熊猫图案的马克杯,笑意更深,“都很有趣!”“杨羽。
这家店的老板。”杨羽也报上名字,被她的笑容感染,心情莫名地放松愉悦起来,
“欢迎光临,Zarina小姐。这些都是最实用的生活用品,希望您能找到喜欢的。
”他自然地充当起了临时导购。Zarina似乎对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兴趣。
她饶有兴致地逛着,拿起那些在国内毫不起眼、在这里却大受欢迎的小商品仔细观看,
不时询问它们的用途,尤其对那些带有异国文化元素的物品,
网友评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