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姐姐失踪后,向来不善言辞的我,开始刻意讨好小姐。
我的面容,终究变得憔悴且浮肿。
月子期间,她手捧铜镜,微微蹙眉,轻声叹息。
小姐生就一等一的美人之貌,若多喝些滋补汤羹,养好了血气,姿容定会更胜往昔。
我赶忙将精心熬制的滋补汤药,端至小姐面前。
她听闻声响,抬眸望向我。
如今这屋内,仅剩下为数不多的几个陪嫁丫鬟了。
你是······
从前我一直在外院伺候,是夫人瞧我模样生得秀丽,才让我陪着小姐一同出嫁。
所以,她压根就记不起我的名字。
回小姐,奴婢阿夏。
我恭恭敬敬地回应着,将汤药轻喂到她的唇边。
上官瑶,还我女儿命来!
正说着话,一个大汉猛地从一侧小窗翻了进来。
手持菜刀,朝着上官瑶狠狠砍去。
我毫不犹豫,瞬间挡在上官瑶身前。
这个手持菜刀的男人,是随小姐陪嫁过来的厨子赵四,为小姐烹制饭菜将近二十年。
夫人担心小姐吃不惯别处的饭菜,便连他也一并陪嫁了过来。
他的女儿红英,也失踪了。
嘭
一声闷响。
那菜刀尚未落下,厨子便直直倒下。
眉心中了飞镖,双目圆睁。
他不知,上官瑶身边看似不起眼的丫鬟白素,武艺高强。
一手飞镖使得出神入化。
想要杀上官瑶,简直难如登天。
怎的还有个漏网之鱼?若下次办事依旧这般拖泥带水,你便一同去死!
上官瑶怒瞪向白素。
是
白素面无表情地应道。
把他拖出去喂狗
上官瑶脸色冰冷。
白素单手便扛起比自己还要高大的赵四,转身出了卧房。
小姐,您可安好?
我满脸紧张地望向上官瑶。
她的目光又将我上上下下仔细打量了一番。
你倒是个机灵的,一会儿去账房领十两赏银。
对于我方才的反应,她颇为满意。
保护主子乃是奴婢分内之事,奴婢不敢领赏。
我恭顺地低垂着头。
嗯
上官瑶轻轻一笑,便示意我将汤药递给她。
小姐您如今气血虚弱,阳气不足,若是饮用凉汤,会加重体内寒气,致使气血运行不畅,届时腹痛事小,伤身事大。
我轻声提醒道。
上官瑶听闻,柳眉微微挑起。
你懂医术?
她开口问道。
略懂一二,家父去世前是郎中。
我如实回答。
上官瑶满意地点点头。
嗯,今后你便留在屋中伺候吧
她说完摆了摆手,让我去给她熬制补汤。
我赶忙俯身退下。
当归生姜羊肉汤、黄芪乌鸡汤、党参鲫鱼汤,这些药膳汤换着花样儿做。
月中之时,便将上官瑶滋养得面色红润,容光焕发。
2
出了月子,因生下了嫡长子,上官瑶成为了侯府的主母。
只是老夫人虽说放了权,可底下的奴才却并不听从她的使唤。
我便提议,让小姐向老夫人索要这些奴才的卖身契。
卖身契在谁手中,谁便有权处置发卖,家仆婢子才会有所忌惮。
侯府里的那几个老刁奴,仗着自己是老仆,又没有契约束缚,行事极为猖狂。
我提议杀一儆百,狠狠地杖打他们,罚扣月例银子。
那些家奴自此便不敢再肆意妄为。
而我也因替上官瑶排忧解难,被提拔为一等丫鬟。
一等丫鬟的月银有一两银子,是从前阿姐的两倍。
我和阿姐卖身为奴之前,也曾过过好日子。
父亲曾有一间药铺,是镇上颇有名气的郎中。
母亲生我时血崩而逝,自我懂事起便是姐姐照料我。
爹爹也疼爱我们,将他所会的医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们。
姐姐精通按穴道之法,我则熟知药理。
我七岁那年,朝廷征兵,爹被人带走。
一年后便传来战死的噩耗。
伯父伯母听闻此消息,立刻变卖了我们的铺子,还要将我和阿姐卖掉。
阿姐当时才十四岁,她据理力争,说今后会将自己的月银都交给伯母。
伯母这才考虑不卖掉我。
但三年后,她的儿子要娶亲,还是打起了卖我的主意。
姐姐跪地哀求她,说别卖死契,她今后依旧会给伯母银子。
伯母勉强答应了,将我卖了十年。
在上官府中,阿姐表面上只当我是陌生人。
私下无人时,才会与我说上几句贴心话。
说是如此,方能更好地照应彼此。
那时,阿姐是伺候尚书府老太太的。
老太太喜爱阿姐为其捏肩、按腿。
因这份喜爱,将阿姐的死契换成了活契。
两年前老夫人离世,上官瑶听闻姐姐手艺精湛,便将其留在身边照顾。
一年前,姐姐活契期满。
她先出了府,嫁给了等她十年未娶的薛大哥。
薛大哥原本是爹的学徒,爹死后他便在城中的一间药铺做抓药的伙计。
这些年积攒的银钱,在阿姐出府时,他全部取出购置了一个小院子。
给了阿姐一个安稳的家,还说等我活契到期,也一同搬过去住。
阿姐的日子,本应就此安稳平静。"
最新评论